夫如此者,非医之咎。[眉批]人能知得血是水,气是火,便知得滋阴之误,姜、附之效也。
因太阳误下而致,由太阳之邪未解,既已壅塞发泄不畅,仍宜大启其腠理,俾邪早出。凡吐血之人,多属气衰,不能摄血。
或阴明之燥金一强,主肌肉胀满。[2]地原本作"此",据文义改。
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,忽见气喘唇青,乃是元气上浮,脱绝之征,法在难治。凡腹痛欲死之人,细察各部情形,如唇舌青黑,此是阴寒凝滞,阳不运行也,急宜回阳。
佐香附、麦芽者,取其行滞而消凝也。仲景太守《伤寒》一书,太阳太阴、少阳少阴、阳明厥阴六经,亦不过借天道之流行,暗合人身之度数,藉病谈机而已。
《内经》谓阳明虚则宗筋驰。教人补金,是教人补先天真金所化之真气也。